
动态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基层科技与扶贫处赴广安市调研科技工作
时间:2019-03-18 来源:本站 浏览:0次
3月9日至11日,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基层科技与扶贫处处长杨如一行4人赴广安调研科技工作,并在广安市科技局会议室召开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座谈会。
广安市各县市区教科体局、市农业农村局先后就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特色做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进行了交流座谈。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重点围绕“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建设,从服务方式、人员队伍、经费保障、激励措施等方面作了经验介绍。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角度对构建体系服务于地方农业科技作了经验交流。
调研组成员科技日报评论员、21世纪创新研究院院长王仕涛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交给科技部门的重要任务,是农业科技工作的一号工程。当前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涉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社会组织等做了大量工作,如建立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农技推广站等,但未形成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从“谁来建”、“为谁服务”、“用什么服务”三方面着手,构建一个“1+1>2”的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在视察“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广安市运管中心时,杨如高度赞扬了四川及广安市科技扶贫在线工作取得的成绩。“四川科技扶贫在线”是“互联网+科技+服务”的一种全域服务新模式,采取发放服务券的方式对专家和信息员进行后补助也是政府购买服务的一种有益尝试。他强调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转化为经济效益,为农民增加实实在在的收益,要做到平台上移、服务下延,联结各行各业的专家,将农业科技服务一直延伸到村里、到农户家中。
座谈会结束后,调研组一行先后考察了广安区龙安乡龙安柚种植及加工基地、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和武胜县安泰丝业有限责任公司蚕桑科技扶贫示范基地。
调研组就龙安柚产业主导产业发展提出了中肯建议,指出广安区要打好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这张牌,立足产业支撑、人才引领,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建设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将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探索产业发展之路,让龙安柚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位于武胜县猛山乡的安泰丝业有限责任公司蚕桑科技扶贫示范基地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业主带动、农户参与的方式,在该县白坪、猛山、乐善、龙庭、石盘、沿口、双星、鼓匠8个乡镇,规划自建1万亩高标准、高质量的优质蚕桑示范基地,大力宣传“人均五亩桑,致富奔小康”,带动项目辐射区域内农户或业主发展2万亩优质桑园。围绕“土地流转、科技助推、物资配送、金融支撑”四个机制,目前已完成了8500亩标准化桑园的建设工作,涉及8个基地、25个行政村(其中15个贫困村),并辐射带动了1.5万亩桑园建设。已返租桑园5000亩,承包业主(主要是附近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等)60余户,带动了1万户农户(其中320户贫困户)通过养蚕、出租土地、在蚕桑基地打工等方式,年均增加收入5000余元。调研组对该公司成功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大院等科技平台、实施蚕桑丝绸科技成果转化转移行动、加大企业自有资金研发投入、申请专利、开展科技扶贫专项行动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公司在建设、建好基地的基础上,增添科技扶贫举措,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
广安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君对调研组一行亲临广安指导科技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当前正值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两转一提一抓”活的之际,杨处长一行的到来,有利于我们学习先进经验、以学提能、以学促工,希望科技部加强对广安科技扶贫工作的指导和支持,继续关注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建设,帮助邻水脐橙、华蓥蜜梨、武胜蚕桑、岳池医药、前锋青花椒等广安市的拳头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广安市科学技术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