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省农科院“三区人才”到仪陇县开展蚕桑生产技术服务

时间:2019-03-18  来源:本站   浏览:0

为充分发挥仪陇县绿色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在促进全省扶贫攻坚和助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及四川省蚕桑创新团队项目、科技扶贫项目和“三区人才”专项的实施,37日,四川省农科院蚕业所所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站长张友洪研究员带领科技管理科科长、仪陇县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周安莲副研究员,家蚕育种研究室主任肖文福副研究员,蚕病专家李文学副主任,科技特派员邹邦兴及牧草专家王红林硕士一行到仪陇县开展蚕桑生产技术服务。

在仪陇县蚕桑站站长吴小康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先后实地调研了柴井乡姚家湾村和狮子头村的两个奥特丝公司有机蚕茧生产基地,指导养蚕大户科学进行桑园管理、桑枝及蚕沙生产有机肥,了解蚕茧生产和收购情况。据奥特丝公司生产技术员介绍,2018年两个蚕茧生产基地共养蚕4批,全年共计养蚕2000张,其中春蚕饲养800张,平均单张产量在50公斤左右,单价56/公斤;夏蚕和秋蚕均饲养400张,平均单张产量在48公斤左右,单价50/公斤;晚秋饲养400张,平均单张产量在45公斤左右,单价45元每公斤。通过栽桑养蚕全年实现养蚕收入497万元,蚕户人均纯收入在4500元左右,实现了川桑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双方围绕仪陇县蚕桑生产及技术人员培训、桑枝及蚕沙处理、蚕桑小镇打造等方面开展交流讨论。针对该地区的蚕桑发展状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张友洪所长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根据生产需要确定今年主要培训内容,包括栽桑养蚕、蚕病防控、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省力化养蚕操作技术等;二是龙头企业可考虑把当地闲在家的年轻人员组织起来进行系统学习和培训,与其签订长期劳务合同,解决人员短缺问题和农村部分青年人员的就业问题;三是要修建标准化的小蚕共育室和蚕台蚕架,确保稳产高产;四是蚕桑小镇选址要合适,既要交通方便,又要离桑园较近,房屋修建要考虑把蚕桑文化贯穿其中,一定要谨慎规划,认真筹谋。

吴小康站长对蚕业所专家来仪陇县指导蚕桑生产表示热烈欢迎,希望与蚕业所继续加强联系合作,专家团队能一如既往支持、帮助仪陇县的蚕桑发展,为打造四川绿色、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奠定坚实基础,推动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程。

(省农科院  供稿)

官网
微博
微信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