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
宜宾市科技特派员到筠连县指导肉牛产业发展
时间:2021-02-23 来源:本站 浏览:0次
肉牛产业是宜宾市现代农业“6+3”产业之一,筠连县是宜宾肉牛产业核心区。经国调队核定,2020年筠连县牛存栏130813头,占全市存栏量的40.56%;出栏57735头,占出栏量的40.86%。
近日,宜宾市畜牧科技推广中心主任、科技特派员申洪兵研究员深入筠连县镇舟镇五星村、景阳村、沐爱镇沐阴村,与肉牛养殖户、企业业主交流,调研指导肉牛产业发展。
在镇舟镇五星村邹品德养牛场,申洪兵认真了解了该牛场三胞胎牛的初生情况及母牛来源,表示,此母牛可能具有多胎基因,建议重点保护好母牛,继续做好三胞胎犊牛饲养管理;对同行的筠连县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建议,申请县上有关部门的支持,尽量让这“一家人”有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在镇舟镇景阳村筠连县犇牛家庭农场,申洪兵研究员和景阳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李光先进行了交流。当了解到当地使用白酒糟饲牛已有近40年历史,他鼓励大家继续利用好全村白酒糟资源、利用空闲地种植优质牧草,切实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育牛技术,做好有机牛肉生产。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左之才教授委托,向筠连县犇牛家庭农场颁发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肉牛创新团队示范基地”铜牌。
高级农技师陈波是筠连县最早从事规模养牛的市级农村优秀人才、筠连县种养循环产业发展第一人,也是申洪兵研究员发展肉牛产业在全市竭力推崇的乡土人才之一,陈波创立的种养模式至今仍是全市乃至全省推广的重点。在沐爱镇沐阴村筠连县维新镇顺阳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申洪兵研究员与陈波理事长交谈了两个多小时,从当前全国肉牛产销形势到具体的筠连黄牛选育、蜀南红(黑)牛培育、牛粪资源化利用、“筠连黄牛”品牌深层次挖掘、“全牛宴”餐饮研发、中国黄牛博物馆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交流,鼓励陈波重拾信心,进一步做好肉牛科技创新和肉牛产业的种养循环模式推广。
在与筠连县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畜禽水产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所、镇舟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交流时,申洪兵建议筠连县进一步重视筠连黄牛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希望筠连县在做大做强筠连黄牛中国地理标志的同时,尽快争取将筠连黄牛从川南山地黄牛中独立出来形成新的牛种,在全县划定区域开展纯种筠连黄牛繁育选育工作,在其他区域利用安格斯牛(黑、红)与筠连黄牛开展杂交改良培育蜀南黑牛或蜀南红牛,力争填补川南地区培育牛种的空白。他同时强调,在肉牛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重视牛粪资源化利用,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筠连县经济商务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供稿)
- 上一条:通江县:发挥科技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 下一条:泸州市“互联网+”助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