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广元市朝天区:打造“在线+” 畅通农业科技“120”

时间:2020-12-04  来源:本站   浏览:0

“由蜜环菌、萌发菌、开花结果的塑果种共生获得的0代种才是纯正的花粉天麻原种……天麻种子的选育学问大着呢!”近日,正值天麻收获时节,朝天科技特派员付丕军可是忙的不亦乐乎。他不仅要忙着收获自己种植的70亩天麻,还要完成好“科技服务在线”平台的咨询信息。一大早,他就到中子镇印坪村贫困户牟天成家,一边指导挖天麻,一边讲解起天麻选育的注意事项。

鼓励农民发展产业,如何告别“孤军奋战”,实现精准脱贫?近年来,朝天区坚持“互联网+科技+扶贫”新思路,建成“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朝天运管中心,探索出农村科技服务新模式,为该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阵地+宣传 营造科技服务氛围

“今年5月,我们‘科技扶贫在线’运管中心搬迁至大中坝。现在办公条件好多啦。”走进朝天运管中心,记者看到,办公大厅增添了农产品展示台,陈列了核桃、香菇、灵芝等区内企业、产业的特色实物和成果。“亲近科技,畅想未来”、“科技点亮民族,创新改变世界”等宣传标语格外醒目。公开栏信息齐备,各项制度装裱上墙,制作精良的平台宣传PPT在中心电视上滚动播放,科技文化氛围浓厚,办公环境温馨舒适。

“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建好了,专家队伍齐备了,企业、老百姓怎么使用平台?如何咨询?这也是我们开始很头疼的事。”据该中心负责人仇祺赋介绍,为扩大科技扶贫在线平台的知晓度,先后发放了平台宣传手册500册、宣传海报250张、信息员和专家工作笔记本900余册。所有乡镇均有一幅永久性宣传标语,每个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了宣传栏,对平台功能和本乡镇的信息员做了详细介绍。并制作《朝天教科》电视栏目4期,通过市区电视台、《朝天教科之窗》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及时推送信息,宣传典型经验做法。先后报送《四川省科技扶贫简报》20余篇,在人民网、四川新闻在线、学习强国、农村日报等平台发表科技扶贫文章10余篇,宣传工作有声有色。

考核+培训 优化科技服务队伍

科技兴农,没有科技服务队伍,产业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近年来,朝天区不断完善平台专家队伍,提升科技服务质量。该区教科局指派一名干部专项负责,平台有分诊员5名、专家236名、信息员536名。科学的管理办法,高效的奖惩机制,切实的经费保障,为稳定的科技服务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还坚持每年到乡镇开展信息员培训。通过培训,着力解决需求上报精准、平台分诊与服务精准、专家解答精准这三个关键问题。”教科局副局长马全福介绍,今年对全区乡镇信息员普遍轮训2次以上。累计培训达40次,培训人次达1200人次以上。

分诊+回访 提升科技服务质量

在运管中心,分诊员付莎正在进行紧张的工作。当信息员上报信息后,分诊员会根据所提问的领域将信息分派给相关专家,随时跟进专家的回复进度,并对提问的农户进行定期回访,整个平台运行实现闭环管理。

运管中心开通以来,平台上报的技术需求信息在24小时内都能得到解答,平台信息实行逐级选择分诊,科技服务实现了反应快、无盲区。平台本级专家覆盖全区核桃、蔬菜、畜牧、蚕桑、食用菌等五大特色产业和中药材、小水果、藤椒、魔芋、水产等新兴产业领域。土专家对于本地气候、土壤、技术、人才、产业结构等了如指掌,实现了日常科技服务低成本、优服务。目前,“在线”服务扩展到了124个行政村,每个村有两名信息员,实现了全区12个乡镇百分百专题培训,实现了百分百的信息公示,达到科技服务全覆盖、高效率。截止目前,该平台已经成功解答11350余条产业技术信息,完成20余次现场服务。

智慧改变贫穷,科技提供支撑。如今,“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朝天运管中心真正成为该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康、乡村振兴、农业产业持续发展的好帮手,成为免费的农业科技“120”。

(广元市朝天区教科局  供稿)


官网
微博
微信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