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科技扶贫,照亮彝族同胞产业脱贫路

时间:2020-01-17  来源:本站   浏览:0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雷波科技服务团“科技扶贫,照亮彝族同胞产业脱贫路”案例入选国务院扶贫办“志愿者扶贫50佳案例”。

一、扶贫志愿服务案例概要

针对凉山州雷波县农业科技力量缺乏,产业发展动力不足这一突出问题,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组建科技服务团,以规划为先导,为雷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力提升产业发展动力,倾情倾力助推雷波产业脱贫。开展志愿活动超200次,指导培训各类人员超5000人次,整合资金1700余万元,实施科技扶贫项目11个,示范推广科技成果30余项次,带领雷波走出了一条“科技服务团+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脱贫之路。

二、瞄准的贫困问题

雷波县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金沙江下游北岸,素有“彝区门户”和“川滇咽喉”之称。全县辖47个乡镇、271个村、9个社区,人口27.6万,其中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57.5%,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71个、贫困户1702376574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0.98%,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中纪委、省纪委定点帮扶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在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基本目标基础上,产业发展是实现高质量脱贫的根本途径,而科技投入是产业脱贫的力量源泉,也是可持续脱贫的根本动力。雷波县光热资源充足,水资源充沛,山区立体气候适宜多种多样的物种生存繁衍,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良好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绿色、有机产品的雷波生态特色产业链,以产业发展推动脱贫致富。但作为深度贫困县,雷波农业基础薄弱,全县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先进实用型科技成果供给不足,贫困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低,高水平科研技术人员和科研平台缺乏。加之,雷波地形复杂多样,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导致科技成果推广运用受阻,产业竞争力缺乏,带动效应不足,集体经济发展滞后,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受限,返贫风险高。

三、志愿服务团体介绍

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农发院”)于20124月教育部、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准成立,同年711日,刘延东同志为学校授牌。农发院按照“统筹规划、联合共建、机制创新、综合服务、科教结合、创新模式”的原则,建立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全面组织、协调与实施“科教兴农”。2015年,四川省委印发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为充分发挥我校农业学科、人才、科技和平台优势,突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全力做好雷波县帮扶工作,根据我校《2015-2020科技扶贫工作方案》和《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总体方案》,学校探索建立了以农发院为主体的高校科技扶贫模式,组建了农发院雷波科技服务团。服务团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秉承“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富”的宗旨,以科技引领农业产业发展为主线,致力于把论文写在雷波的高山大川,写进田间地头。服务团以农发院为管理主体,以学校相关产业专家为科技服务主力,青年学生为力量补充,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致力于把我校雷波科技扶贫工作由过去松散型、单一型的游击战,转换成现在的集团军作战和阵地战。

四、服务过程及内容

一是发挥农业智库优势,做好产业顶层设计。山高水远,步履艰险,是每一位到过雷波的人的第一感受。如何发展雷波农业扶贫产业,成了解决“一步跨千年”的彝族同胞永续脱贫的关键。为破解这个难题,服务团充分发挥学校农业智库优势,组织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西南减贫与发展中心、区域经济与金融研究所等涉农领域专家,积极开展产业脱贫战略研究。先后为雷波制定《优势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仿野生天麻生态种植可行报告》等产业发展和扶贫规划报告,通过规划的编制,不仅确定了帮扶工作的方向和措施,也增加了对雷波县实际情况的了解,为帮扶打下了实践基础。如产业扶贫规划的编制,就由我校副校长杨文钰任组长,汇集了学校水果、茶叶、中药材、蔬菜、核桃、花椒、农产品加工、农业经济管理等领域精英,他们的足迹遍布雷波县的帕哈乡、杉树堡乡、箐口乡、马湖乡、千万贯乡、八寨乡、松树乡、黄琅镇等10多个乡镇,哪座山适合种药材,哪片林适宜养羊,哪块地适合种蔬菜——服务团专家们不仅做到了心中有谱,还做到了脚下有路。

二是发挥人才科技优势,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针对雷波县农业科技人才缺乏,科技成果投入不足这一突出问题,服务团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和科技优势,着力为雷波培养了一支本土技术队伍,提供了产前、产中和产后一系列科技成果支撑,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三年多来,4位专家先后作为科技帮扶干部直接参与雷波产业扶贫工作,200多人次专家教授赴雷波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培训基层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农户5000多人次,有效地提升了雷波基层科技人员和农民专业技能,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服务团专家作为项目主持人或技术负责人在雷波牵头实施科技扶贫专目11个(获总经费600万元),协调学校投入各类产业帮扶经费160余万元,带动企业投入经费700多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在马湖乡、千万贯乡、八寨乡、谷堆乡、箐口乡、元宝山乡等乡镇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余项(次),指导建立专业合作社5个,专家大院1个,专家工作站3个,生产示范基地10多个,有效帮扶雷波莼菜、茶叶、山药等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核心示范区农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走出了一条“科技服务团+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脱贫之路。如,“玉---羊”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可持续性难题,为马湖乡大杉坪村的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指明了致富的路子,更用实际的帮扶为多户贫困户练就了造血功能,我校研制的第五代全新装配式标准化羊圈更是被称为“养羊神器”。而山葵标准化种植技术在谷堆乡和瓦岗乡的集成与示范,则带动当地发展山葵800余亩,亩产值1万元左右,带动贫困户20余户,产品已远销韩国、日本等地。

三是用心用情,提升脱贫致富动力。在做好产业扶贫的基础上,服务团积极整合学校资源,动员全校师生,用心用情开展各类帮扶活动。组织师生开展四好创建、衣传千万贯、植保标本义卖、以购代捐等系列活动,累计投入资金240余万元。带领近300名学生在雷波千万贯乡和马湖乡开展暑期支农、支教活动。开展销售扶贫,举办“龙城杯”四川省大学生农业创意设计大赛,为雷波脐橙等设计包装70项;筛选雷波马湖莼菜、山葵系列产品、紫山药等农产品,由服务团专家代言在我校“牛e牛平台进行线上和线下销售。其中,2018年“川农牛”公益营销大赛暨年货节累计销售额就达30万元。此外,服务团还积极组织学校基层党支部赴唐家山村、千万贯村、大水井村、拉巴村等贫困村开展支部互联共建,通过捐赠阵地建设资金,开展党课学习,“智志双扶”助学,“两净一美”示范家庭、先进个人表彰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雷波基层党建工作。如农发院直属党支部与马湖乡大水井村党支部签订了支部共建协议,双方通过“三会一课”、专题讲座、技能培训、学习考察等学习活动,支持大水井村加强支部党建阵地建设。同时,通过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动大水井村村级产业发展,助推全体村民脱贫奔康。服务团专家田孟良教授则协调四川五盛药业有限公司与大水井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了中药材订单收购协议,在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基础上,确保中药材卖上好价钱。

五、志愿服务的实际成果、成效及影响力

践行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农发院科技服务团累计组织专家、学生开展各类志愿活动超200次,整合各类帮扶资金1700余万元,实施科技扶贫项目11个,指导培训基层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农户等超5000人次,指导建立专业合作社5个,专家大院1个,专家工作站3个,生产示范基地10多个,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余项次,有效帮扶雷波莼菜、山葵、中药材、核桃、茶叶、中蜂等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核心示范区农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走出了一条“科技服务团+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脱贫之路。服务团的倾力帮扶,为雷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截止2018年底,全县已退出贫困村141个,累计脱贫147896655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4.24%2016年,农发院获“四川十大扶贫爱心组织”荣誉称号;2017年,扶贫模式作为典型案例收录于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主编的《“绣花”功夫四川脱贫攻坚案例选》一书;2018年,农发院建设写入四川省委一号文件,扶贫模式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田孟良等服务团专家荣获“科技部优秀科技特派员”、“四川扶贫十大好人”等荣誉称号,张敏等12位服务团专家先后荣获“四川农业大学十大扶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在线等媒体先后报道服务团科技服务工作。

六、巾帼不让须眉,马湖来了莼菜博士

莼菜有着“水中人参”美誉,是雷波县重要农业支柱产业,是马湖周边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地村民世世代代赖以为生的产业。20157月,当服务团专家郑阳霞副教授第一次站在长得稀稀拉拉的莼菜田边时,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黄琅镇山海村村民屈友超说:“我种了30多年莼菜,从没见过这种情况,莼菜已经濒临灭绝。”曾经,他就是靠这些莼菜养活了一家5口人,还供3个儿子上大学。2013年以前马湖周边莼菜种植面积达1200余亩,如今只剩下几十余亩,农户收入锐减。怀着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感情,她全面调研,细致分析,明确了“叶腐病爆发”、“土壤贫瘠”、“种苗老化”是莼菜减产的三大原因。于是,她30余次奔波于学校与马湖之间,行程3万多公里,做培训、搞指导,引品种、建苗圃,扩基地、做示范,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下,大凉山濒临灭绝的莼菜得到挽救,现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0余亩,亩产值8000元以上,直接带动20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的愿望,全面提高了马湖莼菜的生产水平和效益。她把扶贫写在希望的田野上,把收获装进农民的口袋中。当地农户亲切的称她为“莼菜教授”。

(四川农业大学  供稿)

 


官网
微博
微信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