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西南湿热地区梨新品种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评价结果公示
时间:2022-05-25 来源:本站 浏览:0次
2022年4月29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专家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西南湿热地区梨新品种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进行了评价。现将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七天。
成果类型: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
评价形式:会议评价
评价方法: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GBT 32225-2015)
评价机构: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评价结论:
1.针对西南湿热地区冬暖春旱、早春土温气温回升快的生态特点,确立了发展早熟梨的战略定位。开展了梨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与利用,从200多份资源中筛选出17份低需冷量材料,为培育低需冷量品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2.选育了‘翠雪’、‘新泉’等5个早、中熟梨新品种并在生产中应用,使四川早中熟品种占比从10%提高到45.4%,促进西南地区梨上市期提早30天,实现了西南地区梨品种的更新换代,优化了西南地区梨品种结构。
3.针对湿热环境下‘黄金’和‘翠冠’梨品种容易发生果锈的突出问题,发明了预防果锈的专用型果袋,填补了南方梨果锈防控技术的空白,年均应用面积12.5万亩,有效提升了梨果商品性;针对梨果鸡爪病,独创了阶段式降温处理贮藏保鲜技术,发病率降低了70%;优化集成了机械高效制粉与授粉、基于施肥枪的配方施肥等绿色食品鲜梨商业化生产技术体系,生产出的鲜梨100%达到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准。
4.构建了“农民变工人、农民变股东、农户变业主”的利益联结生产经营新机制,调动了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快速实现了新品种、新技术的产业化开发,培育了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四川欧阳集团农业有限公司。创立了一批知名商标和品牌,梨果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居全省同类果品第一位。
5.通过省级审定品种5个,获国家授权专利6件,制定地方标准3项,发表论文17篇;新品种在西南地区应用累计52.76万亩,新技术推广累计480.1万亩。2006年以来,新增经济效益超过200亿元。
该成果系统性强、创新性高、针对性突出、机制有效,推进了西南梨品种创新与应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整体技术处于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评价专家组名单
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2022年5月25日
- 上一条:兽用化学药物缓释制剂创制及产业化评价结...
- 下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