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多用途红花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成果评价结果公示

时间:2022-04-22  来源:本站   浏览:0

2022422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7位专家对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多用途红花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成果进行评价。现将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七天。

成果类型: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

评价形式:会议评价

评价方法: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GBT 32225-2015

评价机构: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评价结论:

1.收集了全球49个国家223份红花种质资源,在系统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开花及传粉习性等基础上,提出了川红花的药用、油用育种目标和产业发展方向,筛选出多用途的川红花种质15份;深入挖掘品质和抗逆相关优异基因,首次筛选出5个红花稳定内参基因,证实了脂肪酸脱氢酶基因CtFAD2-1是区分红花种子油高、低亚油酸类型的关键位点和分子鉴定标记;筛选出5个红花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候选基因;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三种保护酶活性的方法和红花芽期、苗期抗旱鉴定指标体系,挖掘了与红花抗旱相关的15个调控基因和3个代谢产物,为红花新品种选育和品质提升奠定了基础。

2.创制了高黄酮含量的特异性新材料“BH-1”,选育出优质高产“川红花3号”等3个药油兼用新品种,研究集成了规范化配套种植技术体系,创建了高效生态种植模式,制定四川省地方标准《川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 红花》,编写《红花-大豆轮作生态种植技术规范》。红花平均亩产量提升41.2%,种子平均亩产量提升46.7%,含油率提升26.7%

3.优化了红花色素提取工艺,开发了川红花种子油、沐浴露、护发素、芽苗菜等上市销售新产品8个,获得“四川扶贫”集体商标5个。

4.审(认)定红花新品种3个,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制定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45篇(SCI 12篇);近两年推广应用5200亩,新增效益1200万元;新品种推广率占四川省95%以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专家组认为:该成果创新性突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花油兼用品种的品质和抗逆相关基因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大成果的推广应用。

F{%S2)[Q9K]X)@M]R7`09AG.png

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2022422

 

官网
微博
微信
公众号